發起日期 剩餘天
投票允許未登入投票
發起日期 2025/02/21剩餘18天
單選投票允許未登入投票
近期政府推出打房政策,將台北市每坪 120
萬元以上的住宅定義為豪宅,四都加上新竹更是被認定每坪 50
萬元以上就是豪宅,並對其進行更嚴格的稅務管控。
這樣的標準是否合理?在台北市,許多地區的房價早已超過每坪 120 萬元。根據實價登錄資料,信義區、松山區、大安區等精華地段的新建案,平均單價動輒每坪 150 萬元以上。以此標準,這些地區的普通住宅也被歸類為豪宅,對於我這種自住型買家而言,稅負壓力增加有夠多耶。
然後建築成本、土地價格的上漲也是推高房價的因素之一。都會區土地供應有限,開發成本也比較高,導致房價居高不下。單純以每坪 120 萬元作為豪宅標準,未考慮區域差異和市場現實,可能對一般購房者造成不公平的影響。
以下是財政部認定的豪宅
補充:原來是指舊制的 2016/01 之前購入的才適用此規範
那我也住豪宅了耶
原來我家這麼有錢啊
舊制啦
8年前要買到50萬以上真的很少
現在的新房當然不認同
但是9年前我認同啊